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她接过木簪,插在鬓边,与那支银簪并排。
“家父说,真心待你的人,会把你的念想刻进骨里。”
她低头看着水面,“公子可知,教坊里的女子,是不能随意与人相好的?”
“我知道,”
沈砚之握住她的手,她的指尖因常年弹琵琶,带着薄茧,“我己禀明父母,他们虽有顾虑,却也允我……待我秋闱得中,便来求娶。”
苏绾绾抬头看他,眼里的光比曲江的春水还亮。
那天,他们在船上待到月上中天,岸边传来歌女的吟唱: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。”
沈砚之轻声跟着和,苏绾绾靠在他肩头,琵琶放在膝上,弦上还缠着他送的红绸。
可长安的天,说变就变。
秋闱前夕,沈砚之的父亲突然被诬贪墨,下了大理寺狱。
沈家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,门前冷落鞍马稀。
沈砚之奔走数日,西处求告,却处处碰壁。
他想去见苏绾绾,又怕自己这副狼狈模样被她看见,更怕连累了她。
那日傍晚,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破败的宅院,却见苏绾绾站在门口,鬓边的木簪换成了银簪,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包袱。
“我听说了,”
她声音有些哑,“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钱,还有教坊里姐妹凑的,或许能帮上忙。”
沈砚之看着那包袱,里面的银锭子叮当作响,突然红了眼:“你不该来的,如今沈家是是非之地,会连累你。”
“公子忘了曲江的话?”
苏绾绾上前一步,握住他的手,“柳是念旧的,扎了根,就不会走。”
她用那些钱打点了狱卒,让沈砚之能去探望父亲。
又变卖了自己所有值钱的首饰,包括那支母亲留下的银质柳梢簪,换了米粮,支撑着沈家的生计。
沈砚之埋头苦读,夜里累了,就听苏绾绾弹琵琶,琴声里没有半分怨怼,只有稳稳的暖意。
冬去春来,沈父的案子终于昭雪,原来是被同僚诬陷。
沈砚之重振精神,赴京参加春闱,一举高中探花。
跨马游街那日,他在人山人海里看见了苏绾绾,她站在曲江的柳树下,鬓边插着那支他刻的木簪,穿着他送的月白襦裙,笑得像初见时那般清亮。
迎娶苏绾绾那天,长安城里的柳梢刚抽出新芽。
沈砚之亲自为她绾发,将一支新制的金步摇插在她鬓边,步摇上的流苏坠着小小的银铃,一动就响。
“以后,不用再像柳一样漂泊了。”
他轻声说。
苏绾绾抚着鬓边的木簪,眼波流转:“可我还是喜欢柳,”
她抬头看他,“因为柳知道,不管走多远,总会有人等它回家。”
婚后的日子,沈砚之在朝为官,清正廉明;苏绾绾则在家中抚琴作画,偶尔也教邻里的姑娘弹琵琶。
每到春天,他们总会去曲江走走,看柳树抽出新绿,听船娘唱着当年的小调。
沈砚之会为她折一支柳条,插在她的发间,像最初那样,指尖轻轻拂过她的鬓角。
长安的月色,年复一年照在曲江的柳树上,也照在沈府窗棂后那对相视而笑的人影上。
琵琶声偶尔从院里飘出来,混着书页翻动的声音,像一首写了一辈子的诗,平平淡淡,却字字深情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