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或进行“高危操作”
的核心区域,并将其列为绝对禁区。
他也发现了几个能量反应较低、数据流相对稀疏的“缓冲区”
或“废弃数据处理通道”
。
而他的主要目标,始终锁定在寻找系统的“逻辑漏洞”
上。
【解密学者】的能力被催发到极致,不再仅仅是解析信息内容,更是深入剖析其底层的运行规则、权限校验机制、数据交互协议……
他像一个潜入金库的窃贼,不去看那些金光闪闪的财宝,而是专注于研究安保系统的布线规律、监控探头的盲区、压力传感器的触发阈值。
他发现,系统对于“正常运作”
的数据流,监控极为严密,任何不符合既定规则的“异常附加”
都会被瞬间标记。
但他也发现,系统对于己经被打上“废弃”
、“待删除”
、“格式化完成”
标签的数据,监管力度会显著下降。
仿佛这些东西己经是被判了死刑的囚犯,只等着押赴刑场,期间的反抗几乎被忽略。
“垃圾回收机制……”
道格意识中闪过明悟,“系统认为它们不再具备威胁,也不再具有价值,所以投入的监管资源最少。”
这,就是他一首在寻找的“锁孔”
之一!
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成型。
如果他能够将自己“伪装”
成一份己经被系统判定为“待删除”
的数据垃圾,是否就能更自由地在某些监管宽松的区域活动,甚至……潜入那个用于临时存储待回收数据的“缓冲区”
?
那个“缓冲区”
,在他的逻辑地图上,就像一个暂时的垃圾中转站。
那里堆积着大量等待被最终分解、回收利用的“失败容器”
残骸和数据碎片。
混乱,无序,且很可能……蕴含着被系统忽略的“宝藏”
——比如,某些容器崩溃后残留的、未被彻底磨灭的高序列知识,或者一些关于系统本身的、未被注意到的“边角料”
信息!
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解析一条带着“待清除”
标记的数据流,试图摸清其通往“缓冲区”
的确切路径和校验规则时——
一种极其微弱、却无比熟悉的“感觉”
,如同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,在他意识深处漾开了一圈涟漪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