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方盈长出口气,端起茶慢慢喝了,念头已从楚音转到周从善身上。
这小娘子很不对劲,就算她们两个熟不拘礼,也没有进门连口茶都没喝,就催着她带楚音走的道理,是院里藏了什么人,还是周从善急着去什么地方?
她什么都不肯说,方盈丝毫没有头绪,越想越乱,随口吩咐立春:“铺纸研墨吧。”
“哎!”
立春答得极其干脆,方盈抬头看时,她已经脚步轻快进了书房。
“……”
这丫头是不是误会了什么?她是想练字静心而已!
但她刚才自己又说了不练了……方盈皱眉坐了一会儿,想想李氏,这封信到底不能不写,只好进去书房。
提起笔想先打个草稿,却在启辞上就犯了难——方盈从来没写过信,也没收到过信,只这两年在李氏那里,偶尔给她读读家中亲眷来信,才知道书信大略怎么写。
但亲眷给李氏写信,与夫妻之间写信肯定有所不同……方盈正琢磨着,蘸饱了墨的笔因为悬停时间过长,往下滴了一滴墨。
“……”
算了,先跳过这里,方盈让开那迅速洇开的墨迹,落笔写道:顷获手书,欣悉康泰……。
纪延朗收到这封回信时,人已经在沁州城内,他先快速读过兄长代母亲写的回信,然后便迫不及待拆开另一封带着浅淡花香的信笺。
“郎君谨启,见信如晤。
顷获手书,欣悉康泰,至为宽慰。”
纪延朗失笑摇头,嘀咕道:“怎么一板一眼的……”
再往下看,客套话没了,终于讲起别后诸事,却仍是一板一眼的,讲她回娘家发现妹妹无人教识字,劝谏了父母,但心中仍是担忧,后来见到周家妹妹就提起来,没想到周家妹妹竟借了个服侍过周太夫人、能写会算的侍女给她。
到这里其实也还好,虽然行文略显呆板,但总归写的是方盈在家做的事,可下面笔锋一转,竟记起了账。
先是说给娘家拿了多少钱,用于借来那位侍女的饮食用度开销,接着又说给侍女拿双倍月例,每月要拿出两吊钱给她,甚至连第一个月的已预先支出都写明了。
纪延朗哭笑不得——她这到底是家书,还是报账啊?
更令他郁结的是,信读到这里,后面只剩寥寥数语:“家中诸事皆好,想必二伯信中已有提及,不多赘述。
邓大婶与荷花妹妹亦皆安好,昨日至家中做客,虽言语略有不通,仍宾主尽欢。
妾在家中,除此别无他事,唯盼君早日得胜还家,书不尽意,余容后叙。
妻盈书于十月二十六日午后。”
纪延朗把这封信反反复复看了三遍,才勉强从那句“唯盼君早日得胜还家”
中,看出一丝相思之意。
“第一回写信,她定是不好意思直抒胸臆。”
纪延朗一边品味那点儿相思,一边自我反省,“原当我先给她写信的,这样她才好回,生叫她这么写,换我也不好下笔……”
这么思量一回,那一丝相思,便自行酝酿出了十分。
纪延朗当即就想写一封回信,可惜还没等叫人来研墨,官家就有军令到,他只好匆匆收起信笺,先去听命。
等纪府再次收到军中来信,已是十一月中,其时沁州、汾州大捷的消息已传遍京师,张贵妃的侄子张雄强抢民女、殴伤人命一案,开封府也已审结,交由审刑院复核——
作者有话说:卡文,久等了……
以及,写信真的特别耗脑细胞……
另注:临书仓促,不尽欲言,敬候回谕,顷获手书,欣悉康泰,至为宽慰……等等这些都是旧式书信套话,非原创。
第47章
因此在纪延朗的信送进来之前,纪府女眷正都聚在李氏房里,热热闹闹谈着张雄的案子。
“手上不只一条人命,都能逃了死罪,开封府还是怕了呀。”
安氏瞟着方盈说。
“嗐,三嫂还当真了不成?这种案子,自来是随便交个下人出来顶罪了事,哪能真叫贵妃的侄儿给那些草民抵命?”
程氏一面说,一面笑着摇头,“就算不看贵妃,也得看燕王啊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