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“老周啊!”
袁富民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走进了周龙啸的办公室。
“老袁啊,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?”
“你看看。”
袁富民把一封电报递给了周龙啸。
周龙啸接过了电报。
“远东炼油厂刚才给我们发来电报,咱们委托他们试制的石墨乳,他们已经试制成功了。
虽然灰粉含量超出标准了一些,但是可以使用。
他们已经邮寄了样品,让我们先试用一下。
如果没有问题,他们马上就开始量产。”
“太好了!
没想到这个材料他们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,真是难为他们了。
以后有机会要好好谢谢人家。”
得知这个消息,周龙啸也非常兴奋。
石墨乳是生产钨钼丝的关键材料,之前一直依靠从苏联和英国进口。
“咱还没好好谢谢人家,人家已经来谢咱啦。”
周龙啸一头雾水地看向袁富民。
袁富民又拿出一封信,递给周龙啸。
“远东炼油厂厂长的亲笔感谢信,感谢我们这阵子对他们的帮助。”
周龙啸随即一笑,从袁富民手中接过了信。
远东炼油厂没有专门生产石墨乳的厂房,是774厂向他们的上级单位沟通,给他们专门拨款建造的厂房。
他们缺少设备,又是774厂联系的外贸部,从日本进口的胶体磨,另外还帮助他们采购了马达、球磨瓶,连厂房铺地用的水泥最后也是774厂帮他们买的。
“本来就是我们先麻烦他们的,人家一听说需要帮忙,停下自己手里的活为我们试制材料,我们总不能当甩手掌柜。”
“是啊。
但是人家肯定也要表示表示嘛。”
像这样的感谢信,774厂已经收到了十几封。
周龙啸感叹地说道:“哎呀,这帮兄弟厂关键时候真是一点不含糊啊。
咱厂目前需要的原材料已经解决不少了。”
“现在还差多少?”
袁富民点了点头:“老周啊,这都是咱欠人家的人情,以后有了机会,咱得想办法还上。”
“是啊,别人帮过咱们,总有一天,我们要想办法帮回去。”
生产材料短缺的困境大体上被解决,电子管厂不用面临一开工就停产的窘境了。
电子管厂的整个替代材料国产化的突破之路是一条极其曲折、困难,庞杂而又充满创造性的举动。
放眼整个中国工业史,也属于十分罕见。
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,它迅速地在国内建立起一条原材料的供应网,共包含了12个省、28个城市的68家单位,范围之广,已几乎涵盖半个中国。
上到国家下到人民,无不给予了莫大的帮助。
它不光创造性地为自己建立了一条原料供应链,而在整个寻求材料国产化的过程中又“逼迫”
协作单位为了供货不得不进行技术革新,间接地提高了供货单位的技术能力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