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的话,称廉署此次行动的唯一突破口,似乎仅依赖一名“有社团背景的关键证人”
,这让警队內部对证据的单一性和潜在的诬告风险,感到不安。
《新岛日报》则更为直接,一篇题为《黑金政治的幽灵?》的短评中,记者以担忧的口吻写道:
“……当三合会势力不再满足於街头火併,而是试图利用法律程序,將黑手伸向权力核心,这是否会成为动摇香江法治基石的危险先例?值得每一位市民深思。”
这些文章,像投入水中的几颗小石子,並未激起太大的浪,但它们成功地在公眾心中,投下了一圈圈怀疑的涟漪。
人们开始窃窃私语:那个叫陈惠万的,真的那么乾净吗?icac会不会被利用了?
紧接著,一位以言辞犀利、立场保守著称的大学教授,在报纸的专栏里发表了一篇题为《信任的代价》的文章。
文章中,他痛心疾首地指出,在一个健康的社会,执法机构的权威不容挑战。
如果仅凭一个“污点证人”
的片面之词,就能让一名战功彪炳的高级警官停职,那么未来,是否任何一个罪犯都可以通过诬告来逃避制裁?
这篇文章被多家报纸转载,戴维斯的名字,巧妙地从一个“贪腐嫌疑人”
,开始被包装成一个“制度的牺牲品”
。
在icac总部,陈家俊將几份报纸扔在桌上,脸色阴沉。
“戴维斯开始反击了。”
他对陈惠万和黄志明说,“手法很老练,他没有直接攻击我们,而是在质疑我们这个案子的正当性。
他想把水搅浑。”
陈惠万看著那些文章,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冷笑:
“他急了。
这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。
他越是想把自己和警队捆绑,我们就越是要把他剥离出来。”
然而,他们都低估了戴维斯反击的烈度和速度。
仅仅一天之后,一本以爆料皇室秘闻和明星丑闻而闻名、销量冠绝全港的周刊——《焦点周刊》,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,引爆了真正的舆论炸弹。
周刊的封面,是一张经过处理的、颗粒感极强的黑白照片。
照片上,一个年轻的、眼神凶狠的少年,手持一根水管,正与另一群人对峙。
照片的背景,是骯脏混乱的九龙城寨。
而那个少年,眉眼之间,赫然就是年轻时期的陈惠万!
封面標题用血红色的特大號字体,狰狞地写著:
“icac皇牌证人惊人黑歷史!
由城寨烂仔到14k双红棍,陈惠万的血腥上位路!”
內文更是图文並茂,详细“披露”
了陈惠万从一个偷渡客的儿子,如何在城寨的街头打架斗殴,如何因为心狠手辣被14k的元老看中,如何在一次次血腥的江湖火併中,踩著同门的尸体上位。
最终成为龙头座下最年轻、也最令人闻风丧胆的“双红棍”
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