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六月的G市,空气湿热,蝉鸣鼓噪,仿佛在为一场盛大的告别与启程奏响序曲。
对于师大附中高三的学子而言,时间的流逝突然变得具象化,每一天都像是在倒计时的钟摆上重重敲击。
6月3日的晚自习,是高三学生在附中的最后一个夜晚。
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名为“高考送行”
的仪式,没有隆重的集会,却充满了独属于青春的温度。
整栋圆梦楼,气氛热烈而略带感伤。
不知是谁先起的头,学生们将三年来积攒的、写满密密麻麻笔记和演算过程的试卷、练习册搬了出来。
随着一声欢呼,雪白的纸片被奋力撕开,化作漫天飞舞的蝴蝶。
谢雪凤也站在人群中,平时沉静的脸上带着一种释然的微笑,她将一张张承载了无数个日夜汗水的试卷撕碎,用力抛向空中。
碎片掠过她的脸颊,带着油墨和汗水混合的熟悉气味,这一刻,所有的压力、疲惫似乎都随之飘散。
这些纸片,是青春的注脚,是奋斗的见证,而今夜,它们以最壮烈的方式,告别过去,预示着新生。
6月4日,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天课。
没有新课,没有习题,只有告别。
有的老师分享起自己的大学生活,描绘着自由、广阔的图景,为学生们勾勒出未来的美好蓝图;有的老师回顾起三年来的点滴,从高一入学时的青涩到如今的成熟,言语中满是感慨与不舍;还有的老师,比如老杨和老林,只是安静地坐在讲台上,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脸庞,仿佛要将他们的样子刻在心里,而学生们则低头看着书,或默默整理笔记,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、深厚的师生情谊。
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悠长而清晰。
没有往常的喧嚣,大家默默地开始行动——布置高考考场。
清空书桌,贴上考号,擦拭黑板……秦语曦和梁清嘉合力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忙完后,两人在空荡的教室裏,背对着写满祝福语的黑板,用手机拍下了一张合影。
秦语曦看着窗外熟悉的“圆梦楼”
牌子,笑着说:“附中圆梦楼,一跳解千愁啊。”
梁清嘉揽着她的肩膀,笑嘻嘻地纠正:“跳什么跳!
不用跳,等到8号下午五点,自然就‘解千愁’啦!”
笑声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,冲淡了离别的愁绪。
5号、6号,考生在家自主复习。
秦宇晨和梁清树这两位“专家级”
兄长自然是全程监督。
但他们没有施加压力,更多的是陪伴和疏导,帮妹妹们梳理核心知识点,调整作息,缓解紧张情绪。
林婉仪、秦国栋和梁建宏、刘敏敏更是请了三天假,并在距离附中仅三百多米的酒店订了房间。
这既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,避免交通拥堵,也能让她们考完一科后立刻得到休息,可谓用心良苦。
6号下午,秦语曦和梁清嘉去学校看考场。
巧合的是,两人都在“圆梦楼”
考试,梁清嘉在四楼,秦语曦在二楼。
更巧的是,梁清嘉的考场,竟然就是当年她哥哥梁清树参加高考的同一间教室!
刘敏敏看着考场分布图,忍不住笑了,对梁建宏说:“真是缘分啊,一个教室,见证了我们家两个娃的青春。”
梁清树的座位在讲台前,而梁清嘉的座位则在教室最中央,仿佛是一种奇妙的传承。
7号清晨七点半,秦语曦和梁清嘉就被温柔地叫醒。
酒店房间里,早餐已经备好。
洗漱、用餐、最后一次检查准考证、身份证和文具,一切井然有序。
八点刚过,四位家长亲自将姐妹俩送到附中门口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