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,渴望这次能得偿所愿。
1999年4月11日,谢雪凤出生了。
当得知又是女儿时,产房里的叶桂兰绝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。
连前来帮忙的亲戚都忍不住叹气:“桂兰,这……命啊。”
但命运的齿轮还在转动。
叶桂兰再次怀孕了。
这几乎是背水一战。
2000年8月21日,当接生医生说出“是个儿子”
时,虚弱的叶桂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泪水混着汗水流下,这次是喜悦的。
门外的谢建华第一次在产房外露出了笑容,尽管那笑容因为长年的愁苦而显得有些僵硬。
他迫不及待地给老家的父母报喜:“妈,有孙子了!
叫雪龙!”
儿子谢雪龙的降生,仿佛给这个灰暗的家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
虽然经济状况因为又一个孩子的到来和可能的罚款而更加糟糕,但谢建华和叶桂兰的精神面貌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他们觉得腰杆似乎挺直了一些,走在村里,也仿佛能感受到一些不同的目光——那种终于“完成任务”
的如释重负感。
谢雪龙成了全家的中心,有限的资源开始明显地向这个“独苗”
倾斜。
奶粉要买好一点的,新衣服偶尔也会有,哭声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。
而作为四女儿的谢雪凤,处境变得更加微妙。
她夹在三个姐姐和备受宠爱的弟弟之间。
大姐雪菲懂事早,已经开始帮着父母做家务、照顾弟妹;二姐雪琳性格倔强,常常因为不满父母的偏心而争吵;三姐雪静体弱多病,需要更多的关注。
谢雪凤则习惯性地沉默、观察,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。
她朦胧地意识到,自己和姐姐们与弟弟是不同的。
这种不同,源于父母乃至周围环境那根深蒂固的观念——“儿子才能传宗接代”
。
谢家居住的城中村,是城市扩张过程中被包裹进来的旧村落。
狭窄的巷道仅容一人通过,两旁是密密麻麻的“握手楼”
,阳光很难照射进来,地面总是湿漉漉的。
谢家租住的是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平房,用木板隔成了两个小间,里间是父母和弟弟的床,外间则是四姐妹挤在一张大通铺上。
家里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,做饭只能在门口搭个简易灶台,上厕所需要去几百米外的公共厕所。
夏天,平房里闷热如同蒸笼,蚊虫肆虐。
冬天,寒风从墙壁的缝隙里钻进来,冻得人瑟瑟发抖。
一张破旧的桌子既是饭桌,也是孩子们写作业的地方。
由于空间狭小,姐妹们常常需要轮流使用。
叶桂兰因为小儿子终于出生,了却了最大的心事,经人介绍,好不容易在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找到了一份后勤工作,虽然工资不高,但相对稳定,而且有一个重大的潜在好处——附外职工的子女,在通过考试后有机会入读这所名校。
这成了谢雪凤家未来最大的希望所在。
谢建华依旧在建材厂卖力气,收入不见涨,身体却开始走下坡路。
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