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就像……地球的心跳,找到了它的节拍器。”
还吴吴望着漆黑的屏幕,轻声问:“你觉得,是我们唤醒了它,还是它一直在等我们?”
祁望没回答。
他知道有些问题,答案早已藏在风里。
几天后,一位盲眼老人由孙女搀扶而来。
他拄着一根乌木拐杖,杖头雕着一只闭目的鸟。
他在桥头站定,忽然开口唱起一首没人听过的歌谣,调子苍凉悠远,歌词却是标准的昆明老城区俚语。
“这是……”
还吴吴心头一震。
老人微笑:“我打小儿就看不见。
可我妈说,我三岁那年发高烧,昏迷三天,醒来就会唱这支曲子,连她都没教过。
后来我才晓得,那年春天,昆明文工团来我们巷子慰问演出,你母亲唱的就是这首《春信》的初稿。
那天,她站在晒谷架上,风把声音吹进了我家窗棂。”
他还吴吴眼眶发热。
数据库显示,这段旋律确为《春信》最早的手稿版本,编号D-01,从未公开发布,仅有极少数内部档案留存。
“我一直以为是我记错了。”
老人喃喃,“直到昨夜,我梦见一个女人站在我床前,递给我一支陶笛,说‘现在轮到你了’。”
他说完,从怀中取出一支残破的陶笛,断口参差,显然是摔过多次。
他将它放在桥栏上,轻轻推向前方。
那一瞬,七处拾音点同时捕捉到一声清越笛音,完整奏出《春信》第一乐句??而现场无人吹奏。
艾山江闻讯赶来,背着他的冬不拉,二话不说坐到桥头,开始弹奏。
不是《春信》,而是一段维吾尔族古老的送魂曲。
他说:“我爷爷讲过,帕米尔高原有种传说:当亡者的执念太深,他们的声音不会消散,而是附着在世间万物之上,等待某个特定时刻被重新唤醒。
这种现象,叫‘回音债’。”
他还吴吴怔住。
“所以,”
艾山江抬头看她,“你们收集的不只是声音,是债。
生者欠死者一句回应,死者欠生者一次告别。
而这座桥,是还债的地方。”
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她心中最后一道锁。
她终于理解母亲为何要在笔记末尾写下:“歌声是最温柔的招魂幡。”
也明白了祁东悍为何宁愿死前也要托人送出那盘磁带??他们都知道,有些话若不说出口,灵魂便无法安息。
清明前夕,一场突如其来的电子风暴导致所有数字设备瘫痪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