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“先教基础实操!”
王雪把培训方案往桌上一拍,指尖重重落在“草药识别+穴位急救”
那栏——第一批20名学员里,18人是纯西医背景,连蒲公英和苦苣都分不清,先讲理论只会让他们更抵触,不如用“看、摸、扎”
的实操,让他们亲手摸到草药、扎对穴位,才能建立信心。
李主任愣了愣,随即点头:“我听你的!
基地己经准备了草药样本和针灸模型,明天就能用。
不过有个情况——学员里有市医院的赵医生,他之前公开说‘中医是安慰剂’,你可能要多费点劲。”
“越质疑越好,实操效果能让他心服口服。”
王雪笑着翻开笔记本,在“草药识别”
下面补充:“加‘盲测环节’,把蒲公英、败酱草、苦苣混在一起,让学员分辨,错了的现场教,记印象更深。”
第二天一早,培训教室挤满了学员。
王雪刚走进门,就看见后排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抱着胳膊,眼神里满是不屑——正是李主任说的赵医生。
她没在意,径首走到讲台前,把三个贴着编号的盘子放在桌上,每个盘子里都装着切碎的草药:“今天第一课,分辨三种草药,谁能说出来1号、2号、3号分别是什么?”
学员们立刻围上来,有的拿起草药闻,有的用手指捻,赵医生却坐着不动,小声跟旁边的人说:“都是草,能有什么区别?浪费时间。”
王雪假装没听见,等了两分钟,点了个戴眼镜的年轻医生:“小张(与之前小张重名,此处为新学员),你说说看?”
“1号叶子有锯齿,断口有白汁,应该是蒲公英;2号茎上有白毛,闻着有点苦,是败酱草;3号叶子光滑,没白汁,是苦苣。”
小张说得条理清晰,王雪笑着点头:“没错!
大家记三个要点:一看锯齿,二看断汁,三闻气味,以后采草药就不会错。”
她走到赵医生面前,递过一根蒲公英:“赵医生,您摸摸看,断口的白汁是蒲公英的‘标识’,也是它清热解毒的关键成分,不是普通的草。”
赵医生不情愿地接过,手指一掐,白色汁液立刻渗出来,他愣了一下,却还是嘴硬:“就算能分辨,煎成药汤,谁知道有没有用?”
“那咱们就现场试。”
王雪早有准备,从物资箱里拿出之前熬好的蒲公英水,还有体温计,“昨天我让助理故意受凉,现在体温37.8℃,谁愿意给他喝半碗蒲公英水,半小时后看体温变化?”
学员们纷纷举手,赵医生却突然站起来:“我来!
要是体温没降,你就得承认中医没用!”
王雪点头,看着赵医生给助理喂完药。
半小时后,助理的体温降到37.2℃,赵医生盯着体温计,脸色有点难看,却还是没说话。
“蒲公英水只是基础,遇到高热,还要配合穴位急救。”
王雪没揪着不放,转身拿出针灸模型,指着后颈的位置:“大椎穴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低头时最突出的骨头下面就是,按压或扎针能快速退热。”
她请小张上台当模特,用酒精棉片消毒后,拿起1.5寸的毫针,轻轻刺入:“进针深度0.5寸,捻转时力度要轻,有酸胀感就对了,不会疼。”
小张立刻说:“真的不疼!
就是有点酸,后背还暖暖的。”
赵医生终于坐不住了,凑过来看:“扎这个穴真能退热?我之前遇到个流感患者,烧到39℃,用了退烧药才降下来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