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“立刻启动全国调研!
省培训交给赵医生和小张,他们能扛住!”
王雪对着电话斩钉截铁,指尖划过桌上的全国地图——新疆的高原村落、海南的沿海渔村,标注着“待调研”
的红点密密麻麻。
全国推广意味着能帮到更多偏远孩子,不能等;而赵医生经过清和县实战、小张熟悉基层培训流程,两人搭档刚好能接住省培训的担子,不会出纰漏。
挂了电话,王雪第一时间联系赵医生和小张。
视频里,赵医生正对着省培训的课件梳理要点,小张在旁边整理学员手册:“王老师放心!
你之前教的‘实操考核三步法’,我们都记熟了,下周的儿童病例模拟,保证没问题!”
“遇到孕妇或复阳病例,随时视频问我。”
王雪把省培训的重点难点清单发过去,“这是之前学员常出错的地方,比如儿童扎针深度、过敏体质用药,你们多盯紧点。”
安顿好省培训,王雪立刻组建全国调研团队——分两组:西北组由她带队,去新疆、青海的高原地区;华南组由张专家带队,去海南、广东的沿海地区。
出发前,她给每组都准备了“调研应急包”
:地域版教材样本、便携小秤、0.5寸短针、过敏急救药,还有打印好的“体质调研表”
,上面列着“是否缺氧”
“是否海鲜过敏”
“常见症状”
等选项,方便基层医生填写。
西北组的第一站是新疆和田的达里雅布依村。
车子在沙漠公路上颠簸了6小时,才抵达村口。
村医阿依古丽早己在路边等候,手里攥着个破旧的笔记本:“村里有8个孩子感冒,都喊头晕、没力气,测血氧只有88%,我按你们的高原版教材加了红景天,还是没好转。”
王雪跟着阿依古丽往村卫生室走,刚进门就看见个裹着小花袄的小女孩,正靠在妈妈怀里,小脸苍白,呼吸有点急。
她立刻拿出血氧仪——87%,比阿依古丽说的还低。
“孩子是不是晚上睡觉总踢被子?”
王雪摸了摸小女孩的手,冰凉。
“是啊!
沙漠晚上冷,孩子总冻着!”
阿依古丽点头。
王雪心里有了答案:高原缺氧加夜间受寒,单纯用红景天不够,得加驱寒的药材。
“把红景天加到3g,再加2g生姜、1g葱白,生姜和葱白先煎10分钟,再放红景天,能温阳散寒,缓解头晕。”
她教阿依古丽切生姜、剥葱白,又示范怎么测孩子的耳温(沙漠里水银体温计容易摔碎):“耳温枪要对准耳道,按3秒再拿出来,比腋温准0.3℃。”
阿依古丽学得认真,很快就上手给其他孩子测体温,小张(新加入调研的基层医生)在旁边记录数据,忙而不乱。
两小时后,小女孩喝了药,血氧升到91%,终于有精神玩手边的小皮球。
她妈妈拉着王雪的手,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:“谢谢医生!
孩子之前总晕,现在能跑了!”
王雪笑着把打印好的“高原寒地用药表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