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递给阿依古丽:“以后遇到孩子受寒,就按这个配方来,葱白能应急,村里种的大葱就能用,不用花钱买。”
西北组在新疆待了一周,走遍5个高原村落,调整出“高原寒地版”
配方:红景天3g+生姜2g+葱白1g,针对夜间受寒的孩子;还教村医用“篝火旁测血氧”
的小技巧——沙漠白天温差大,孩子在温暖环境下测血氧更准确,避免误判。
与此同时,华南组在海南文昌的冯坡村也遇到了新问题。
张专家发来视频,画面里个小男孩正抓着胳膊哭,胳膊上起了成片的红疹:“按沿海版教材加了防风,孩子还是过敏,是不是剂量错了?”
王雪让张专家把镜头对准男孩的舌苔——淡红,没有黄腻苔,不是热毒过敏,是海鲜残留引起的轻微过敏。
“把防风减到1g,加1g蝉蜕,蝉蜕要包在纱布里煎,能祛风止痒,再用艾叶水给孩子擦红疹,很快就消。”
张专家立刻照做,半小时后发来消息:“红疹退了!
冯坡村的村医说,以后给吃海鲜的孩子用药,先问清楚有没有吃虾蟹,再调整蝉蜕剂量。”
王雪让他在“沿海版”
教材里补充:“海鲜过敏严重者,蝉蜕加至1.5g,煎药时加1片生姜,减少刺激。”
调研进行到第十天,王雪突然收到赵医生的紧急视频:“王老师!
省培训的学员模拟考核,遇到个‘高原缺氧合并感冒’的病例,没人知道怎么调整红景天剂量,你快教教我们!”
视频里,学员们围着模拟人,都有点慌。
王雪让赵医生把镜头对准模拟人的“体质卡”
——“6岁,高原缺氧,夜间受寒”
。
“按我在达里雅布依村的配方来:红景天3g+生姜2g,扎针选大椎穴,深度0.3寸,配合按风池穴驱寒。”
她边说边在纸上画配方,拍照发过去,“你们让学员按这个来,重点看他们会不会测血氧、调剂量。”
半小时后,赵医生发来喜讯:“学员们都做对了!
有个来自高原的学员说,这个配方跟他们村的情况一模一样,以后回去就能用!”
王雪悬着的心放下,原来她在高原的调研,早己悄悄帮到了省培训的学员。
调研过半,两组汇总数据:西北组调整出“高原寒地版”
“高原干旱版”
两个子版本,华南组完善了“沿海海鲜过敏版”
“沿海湿热版”
,还收集到120份基层医生反馈,90%的人说“调整后的配方更贴合当地情况”
。
就在王雪准备前往青海继续调研时,国家卫健委的电话打了过来:“王雪,东北的黑龙江传来消息,他们那边的寒地村落,孩子感冒多伴‘咳嗽带白痰、手脚冰凉’,跟新疆的寒地情况不一样,需要你们加做‘东北寒地版’教材,是现在派人去调研,还是等你们完成现有行程再去?”
王雪看着手里的调研地图,黑龙江的红点离西北组当前的位置有3000多公里,绕路去需要多花5天;但东北的寒地孩子多在室外玩耍,感冒后易发展成支气管炎,耽误不得。
要是现在派华南组的人绕路去,张专家那边的沿海调研会推迟;要是等西北组完成青海调研再去,东北的孩子可能要多等一周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派华南组绕路去东北调研,加快寒地版研发B.等西北组完成青海调研,再统一去东北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