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她还画了个简易的穴位图,用藏汉双语标注,方便卓玛记。
接下来的4天,西北组马不停蹄,走遍青海3个藏族村落,调整出“高原轻症肺水肿版”
配方:红景天3g+黄芪3g+生姜1g+酥油1小勺(藏族孩子专用),还教村医用“观察嘴唇颜色”
判断血氧——嘴唇红润说明血氧正常,嘴唇发紫就要立刻喂药,比血氧仪更方便(部分村落缺血氧仪)。
另一边,华南组在黑龙江漠河也有了新发现。
张专家发来视频,画面里飘着小雪,村医李大哥正给孩子烤生姜:“孩子们咳的白痰像冰碴子,手脚冻得发紫,按你说的加了干姜和细辛,喝药后手脚很快就暖了!”
视频里的孩子举着暖手宝,笑着说:“药甜甜的,不辣!”
张专家补充道:“我把干姜减到1g,加了0.5g甘草调和,细辛还是0.5g,安全剂量内,孩子喝了不吐,白痰也少了。”
王雪让他在“东北寒地版”
教材里补充:“若孩子手脚冰凉超过1小时,加1g桂枝,煮的时候后下,能温通经脉,比干姜起效快。”
还提醒道:“漠河雪大,村医送药时要注意保暖,别让自己冻着,咱们还得靠他们推广配方。”
第五天,西北组完成青海调研,准备前往下一站时,卓玛突然骑着马追上来,手里拿着个布包:“王医生,这是我们村的黄芪,比你带的还地道,你带去给其他孩子用!”
布包里的黄芪根粗、颜色深,一看就是年头足的好药材。
王雪接过布包,心里暖暖的——从最初的陌生,到现在的互相惦记,基层的信任就是调研最大的收获。
她把“高原轻症肺水肿版”
配方手写在布包内侧,用藏汉双语标注:“送给需要的村落,让更多孩子好起来。”
就在西北组准备出发时,国家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发了过来:西南山区的贵州毕节出现10例儿童流感聚集性病例,均伴腹泻,当地缺中医人手,需要调研团队派人支援。
王雪看着通知,心里快速盘算——西北组刚结束青海调研,精力充沛,去贵州更近;但华南组在东北的调研还剩最后1个村落,若让西北组去贵州,青海的调研数据整理就要推迟;若等华南组完成东北调研,再一起去贵州,毕节的孩子可能要多等3天,腹泻容易导致脱水,风险高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派西北组赴贵州支援,后续补整理青海数据B.等华南组完成东北调研,再联合赴贵州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