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>连线中点),“顺时针揉,力度轻一点,让孩子慢慢呼吸。”
两分钟后,达瓦的咳嗽渐渐停了,能小口小口地喝药。
王雪松了口气,又给另外两个孩子喂药,同时教村民们做“简易氧疗”
:“把氧气袋的流量调小,每分钟1-2升,别开太大,孩子会氧中毒。”
夜里11点,三个孩子的血氧都升到了92%以上,呼吸也平稳了。
卓玛煮了锅酥油茶,递给王雪:“王医生,你喝口暖暖身子,这几天辛苦你了。”
她还拿出个牛皮本,上面记着每次王雪调整的配方:“我都记下来了,以后村里再遇到这种情况,就按这个来。”
王雪接过酥油茶,喝了一口,温热的液体滑进胃里,驱散了高原的寒冷。
她看着牛皮本上工整的藏汉双语记录,心里满是感动:“卓玛,你现在比很多基层医生都专业,以后这个村的孩子,就靠你了。”
就在这时,赵医生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,背景是内蒙古的草原卫生室:“王老师,内蒙古的孩子感冒多伴‘恶寒、无汗’,是风寒感冒,按你的地域思路,加了2g麻黄,可村医说麻黄不好找,能用当地的‘麻黄草’替代吗?”
王雪让赵医生拍麻黄草的照片:“能!
这就是野生麻黄,用量减到1.5g,先煎5分钟去沫,避免心慌,让村医多采点晒干,以后能用。”
她还让赵医生记录孩子用药后的出汗情况:“微微出汗就对了,出汗太多要加1g甘草,补津液。”
挂了赵医生的电话,张专家的消息也来了:“西藏的孩子多缺氧,按青海的配方加了红景天,可有的孩子喝了上火,要不要减剂量?”
王雪回复:“减到2.5g,加1g麦冬,滋阴降火,既不影响耐缺氧效果,又能去火,你让村医观察孩子的舌苔,要是还黄,就再加0.5g淡竹叶。”
凌晨一点,王雪终于能歇口气。
她靠在卫生室的木板上,翻着全国调研的进度表:赵医生在内蒙古己经处理了8例风寒感冒,张专家在西藏调整了红景天剂量,一切都在有序推进。
可就在这时,卓玛突然惊醒:“王医生,达瓦的血氧又降了,89%!”
王雪立刻跳起来,跑到达瓦身边,孩子的呼吸又有点急。
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,没发烧,再看孩子的尿量——4小时没尿,是体内水分排不出去,加重了肺水肿。
“煮点玉米须水!
10g玉米须,煎15分钟,给孩子喝半碗,能利水,还不伤脾胃!”
卓玛立刻去煮,王雪则继续按肺俞穴,边按边说:“以后遇到孩子肺水肿,要记着看尿量,4小时没尿就要加利水的,玉米须、茯苓都能用,村里有的是。”
半小时后,达瓦尿了,血氧重新升到92%。
王雪松了口气,在“高原肺水肿方案”
上补充:“重症肺水肿需监测尿量,4小时无尿加玉米须10g煎服,或茯苓5g煎服,避免脱水。”
天快亮时,国家卫健委的李司长发来消息:“西藏那曲出现5例儿童流感合并高原反应,张专家一个人忙不过来,需要你去支援;但青海还有2个村落没排查肺水肿隐患,卓玛一个人可能应付不来,你是先去西藏,还是留在青海排查?”
王雪看着身边熟睡的达瓦,又想起张专家在西藏焦急的语气——那曲的孩子更危险,合并高原反应后,死亡率会升高;可青海的2个村落,若不排查,可能还会有孩子得肺水肿。
她握着手机,手指在屏幕上悬着,迟迟没回复——窗外的雪山己经泛起鱼肚白,新的一天开始了,可两个地方的孩子,都在等着她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先赴西藏支援张专家,青海排查托卓玛B.留青海排查隐患,西藏支援托赵医生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