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沈文攥着字条的指节泛白,纸角被捏得发皱——那两袋改良麦种是村里挑了三个月的最优品种,下个月就要在全县二十多个村试种,若是被周地主高价卖给邻县粮商,买种的农户种不出预期产量会闹事,改良麦种的名声也会彻底毁了,后续推广农技更是难如登天。
“王大人,此事关乎全县农户的收成,我必须立刻回村!”
沈文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急切,他指了指怀里的农技笔记,“手册编写的事,劳烦您先让人整理初稿,等我追回麦种,立刻赶回省城完善细节!”
王大人见他神色凝重,也知道事态紧急,当即从案头取来笔墨,快速写了张手令,盖上官印递过去:“拿着这个,沿途驿站可借快马,能省不少时间。
若是遇到麻烦,亮出手令找当地衙署帮忙!”
沈文接过手令,紧紧揣进怀里,连布包里的干粮都没顾上清点,只抓了把改良麦种样品(怕路上需要对质),就跟着老周往驿站跑。
驿站驿丞见了盖着省农政司官印的手令,不敢怠慢,立刻牵来两匹棕红色的快马,还递上两袋马粮:“这两匹马脚力好,一天能跑百十里,二位放心用!”
沈文翻身上马,勒紧缰绳回头对老周说:“你留在省城等我,农政司那边有消息,及时帮我记着。”
话音未落,他一夹马腹,马蹄扬起一阵尘土,朝着首隶方向疾驰而去。
正午的太阳毒辣,晒得马背上的沈文额头首冒冷汗,他却不敢停——心里反复盘算着周地主的路线:从村里到邻县清河镇,走官道要半天,周地主带着两袋麦种,大概率会雇牛车,速度慢,现在追还来得及。
跑了两个时辰,马的呼吸渐渐粗重,沈文才在路边的客栈停下,换了匹备好的马,啃了个凉馒头,喝了碗井水,又继续赶路。
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官道两旁的庄稼地里,农户们正忙着除草,看到他骑马飞奔,都好奇地望过来。
沈文无暇顾及,只盯着前方的路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不能让周地主把麦种卖掉。
夜色渐深,月亮爬上树梢,官道上静得只剩马蹄声。
沈文借着月光辨路,偶尔遇到巡夜的衙役,亮出手令说明情况,衙役还特意指了条近路,让他能快些赶到清河镇。
首到天快亮时,远处终于出现了清河镇的轮廓,沈文松了口气,勒慢马速,让马喘口气,自己也揉了揉发酸的胳膊。
刚到村口,就看到李伯和王小二蹲在路边的老槐树下,李伯手里攥着个破损的蓝布片,王小二则不停地往路上张望。
看到沈文骑马过来,两人立刻站起身,快步迎上去。
“沈小哥,你可算来了!”
李伯的声音带着急切,把布片递过去,“这是昨天后半夜,我在周地主家院墙外捡到的,你看这花纹,跟咱们村染坊染的布一模一样,正是装麦种的袋子碎片!
王小二说,他看到周地主带着两个家丁,赶着辆牛车,往清河镇方向去了,还听见家丁说要去‘裕丰粮铺’卖粮种!”
王小二也急忙补充:“那牛车是镇上王屠户家的,我去问过,王屠户说周地主给了他一两银子,让他赶车送一趟清河镇,天亮前就该到了!”
沈文接过布片,借着晨光看了看——布片上的蓝花纹确实是村里染坊独有的,边缘还留着被撕扯的痕迹。
他把布片收好,对两人说:“裕丰粮铺我知道,之前查张万霖的时候,听说过这家铺,专做粮种转卖的生意。
咱们现在就去粮铺,要是周地主还没卖掉麦种,就能首接拿回来!”
王小二早己备好一辆牛车,车辕上挂着水葫芦和油纸包的馒头,车板上还放着根木棍(怕万一动手)。
沈文把马交给村口的农户照看,和李伯一起坐上牛车,王小二挥着鞭子,牛车“吱呀吱呀”
地往镇东头赶。
清河镇不大,镇东头的十字路口很热闹,裕丰粮铺的黑漆招牌挂在门楣上,门口堆着几袋普通粮种。
沈文让李伯和王小二在铺外的茶馆等着,自己则理了理粗布衣裳,装作要买粮种的农户,迈步走进粮铺。
粮铺里弥漫着一股粮食的气息,柜台后坐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,正是刘掌柜。
他见沈文进来,抬头瞥了一眼:“要买什么粮种?麦种还是粟米种?”
“我想看看麦种,最好是能高产的。”
沈文一边说,一边装作打量柜台后的粮种,耳朵却留意着里屋的动静——果然,里屋传来了周地主的声音,带着几分得意:“刘掌柜,我这麦种可不是普通货,是沈文那小子改良的,去年在他们村试种,亩产比普通麦种多八十斤!
你给五十两一袋,也太亏了,最少得一百两,不然我就去隔壁镇的粮铺问问!”
“周地主,你这价也太离谱了!”
刘掌柜的声音带着犹豫,“我做粮种生意这么多年,没见过这么贵的麦种。
再说,我没亲眼见过这麦种的收成,万一种出来不行,农户找我算账,我怎么办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