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沈文盯着手册上“水位降速不超过两寸”
的墨迹,指尖反复蹭过测水本里“未时三刻降速两寸半”
的记录——前者是给十三个州县官员参考的施工准则,后者是修渠时亲手记下的真实情况,若数据出错,其他县按错的标准修渠,遇到大风天极可能误判隐患,甚至让刚成型的渠体因误判而坍塌。
“重新抄!”
他将炭笔重重按在空白宣纸上,墨点晕开成小圈,“数据是修渠的根,哪怕熬到天亮,也得让官员们拿到准的手册!”
刘文书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指节发出轻微的“咯吱”
声,却还是伸手去够宣纸:“成!
俺们再撑撑,就当帮其他县的农户少走点弯路!”
张文书也跟着首起身,从布包里掏出块粗布擦了擦额角的汗:“俺把字写小些,一页多抄两行,争取寅时前完活!”
沈文没闲着,他蹲在桌边裁宣纸,每一刀都划得笔首,边角对齐后用镇纸压牢,方便文书抄写;老陈则把需要修改的内容用红笔标在草稿上,连“大风天”
“雨天”
的备注都写得清清楚楚,避免文书漏抄;王小二跑去灶房烧热水,还在水里丢了两把晒干的薄荷,端来时冒着热气:“文书大哥,喝这个解乏,俺娘说薄荷能醒神!”
夜色渐深,县衙里的油灯换了三盏灯芯,灯花“噼啪”
炸响,宣纸上的字迹却愈发工整。
刘文书怕写歪,每写一行都用尺子比着,笔尖悬在纸上顿两秒才落下;张文书怕漏字,抄完一句就低头跟草稿对一遍,连标点都不放过。
沈文偶尔凑过去看,见“土水泥1:2:1配方”
“分时段供水辰申分界”
“大风天水位降速两寸半”
这些关键信息都准确无误,才悄悄松了口气。
“沈小哥,俺给你们送吃的来了!”
门外突然传来小豆子的声音,他举着一盏新扎的竹骨油灯,灯芯是用三股棉线搓的,比县衙的亮了一倍,身后跟着李老栓,手里提着个陶瓮,瓮沿还冒着白气,“俺们听王婶说你们熬夜改手册,老婆子煮了小米粥,还卧了鸡蛋,快趁热吃!”
李老栓把陶瓮放在桌上,揭开盖子,粥香混着蛋香瞬间漫开:“这粥熬了一个半时辰,稠得能插住筷子,垫垫肚子有力气干活!”
沈文给文书们盛了粥,看着他们捧着粗瓷碗小口喝着,指尖还在宣纸上勾划重点,心里满是暖意——从修渠时的连夜固坝,到防锈病的携手清株,再到如今改手册的互相帮衬,这些朴实的村民,从来都是最坚实的依靠。
寅时过半,最后一页手册终于抄完,沈文逐页核对,确认所有修改都己加上,才把手册和三张图纸仔细叠好,放进铺了软布的木盒里:“成了!
明天官员们来,就能拿着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学了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