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弯腰时,他想起去年李伯教他的诀窍:“握麦要松,别攥太紧,不然麦秆会断;下刀要快,贴着根割,别留太长的麦茬。”
他试着做,麦秆在手里轻轻一握,镰刀“唰”
的一声下去,一束麦子就顺势倒在怀里,麦穗上的麦芒蹭过手背,有点痒,却不疼。
“沈小哥,咱俩比一比,看谁割得快!”
李西扛着镰刀走过来,他的镰刀比沈文的大一号,是专门割麦用的。
两人站在同一条麦垄前,喊了声“开始”
,就弯下腰割起来。
镰刀割麦的“唰唰”
声在田里回荡,沈文割得又快又齐,没一会儿就领先了李西半垄。
李西不服气,加快了速度,却不小心把麦秆割断了,麦粒撒了一地。
“你急啥!”
沈文停下来,帮他把撒在地上的麦粒捡起来,“割麦要稳,不然浪费了多可惜。”
李西挠了挠头,笑着说:“还是你厉害,俺服了!”
中午休息时,老陈突然拉着沈文往主渠方向走,手里拿着巡查本,纸页发黄,上面用铅笔标着个小圈:“北岗堤那段有个小裂缝,昨天巡渠时发现的,没漏水,但得补一补,免得下雨渗进去。”
两人赶到北岗堤,沈文蹲下来一看,裂缝在堤岸底部,只有手指宽,里面还卡着几颗小石子。
“得先把石子抠出来,再填水泥。”
他从布包里掏出个小铲子,一点点把裂缝里的石子抠出来,又让人去取来土水泥和碎稻草。
拌水泥时,沈文教几个年轻村民:“石灰粉、黏土、草木灰按1:2:1的比例来,加温水拌,别太稀也别太干,能捏成团就行;再加碎稻草,剪得短点,掺进去能增强韧性。”
有个叫狗蛋的年轻村民,不小心把水泥弄撒了,撒在渠边的草地上,急得首跺脚。
“别慌!”
沈文笑着说,“把撒在草上的水泥扫起来,还能用,就是下次小心点。”
狗蛋赶紧用扫帚扫起来,跟着沈文一起填裂缝,用木槌一点点砸实,每砸一下都问:“沈小哥,这样行不行?”
沈文点头:“行,再砸两下,确保没空隙。”
傍晚收工时,大家正准备把割好的麦捆运去麦场,张乡绅突然匆匆赶来,他的裤脚沾着泥,头发乱蓬蓬的,手里拿着个发霉的麦穗,麦穗底部能看到绿色的霉点。
“沈小哥,不好了!”
他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俺们村的麦堆昨天淋了雨,今天早上一看,有三堆麦的底下都发霉了!
俺们想翻晒,可村里的壮丁都去割麦了,剩下的老弱妇孺搬不动麦堆,有的麦堆比人还高,几个人都抬不动。
再晚两天,麦就全霉了,今年冬天俺们村几十户人就没粮了!”
沈文心里一沉,接过他手里的霉麦穗,霉点己经开始往麦穗中间蔓延,闻着还有股霉味。
他刚要答应派人去帮忙,西坡村的周老实也跑来了,他的衣服被扯破了个口子,手里攥着根断麦秆,麦秆上还有明显的折痕。
“沈小哥,你快去劝劝!”
周老实喘着气,“俺们村的麦场不够用,张家和李家为了争晒麦的地方吵起来了,还差点动手!
张家说麦场东边向阳,该他们用;李家说去年就是他们用的,今年也该轮着他们。
现在两家人都堵在麦场门口,谁也不让谁,麦堆都堆在路边,万一晚上下雨,就全完了!”
沈文站在田埂上,看着远处的麦场,又看了看张乡绅手里的霉麦穗,心里犯了难:邻县的麦堆要是不赶紧翻晒,霉斑蔓延开来,整堆麦都得扔,村民们冬天真的会没粮;可西坡村的两户村民要是一首争执,麦堆堆在路边,晚上下雨也会遭殃,还会伤了邻里和气,以后遇事不好互相帮衬。
“沈小哥,俺去邻县帮着翻麦堆!”
李西突然开口,扛着镰刀往田边的牛车走,“俺力气大,搬麦堆快,再带几个壮丁去,半天就能翻完!”
李伯也放下手里的木叉,说:“俺去西坡村劝和,张家和李家去年麦收时还互相帮过忙,俺跟他们说说邻里情,肯定能劝和。”
沈文看着两人,又想起之前两县互相帮清支流、防锈病的事,心里有了主意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