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沈文捏着《全国渠池维护标准》册页,指尖在“推广专员驻京统筹”
的批注上轻轻
iconicon-uniE06C"
>
iconicon-uniE0F9"
>——册页上的墨字还带着刚印好的油墨香,可他耳边却反复响起东河村张乡绅“盼着您看灌溉口通水”
的念叨,还有老陈“淤泥清完等着您验”
的嘱托。
留在京城推广固然重要,可未践的承诺像根刺,扎在心里总不踏实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对李大人说:“大人,俺想先回首隶。”
见李大人微怔,他赶紧补充:“不是推托推广——俺们县的东河村灌溉口还没通水,清河县的渠壁维护也没按标准落细,俺回去把这些事做完,带着实打实的落地经验再推广,比在京城空讲更管用。
而且首隶是示范县,把标准在自家走通了,再去其他州县,人家才信得过。”
李大人盯着他看了半晌,突然笑了:“你这性子,倒跟修渠一样实在。
行,就依你!
农政司派两个工匠跟你走,再批十车石灰,帮你把首隶的活做扎实;等你那边理顺了,咱们再从首隶开始,往周边州县推,这样更稳。”
沈文心里一松,连忙道谢。
第二天一早,他就带着工匠和石灰,踏上回首隶的路。
刚出京城不远,就遇上河间府的官员带着村民拦路——他们刚拿到标准册,对着“山地渠防冲蚀”
的条款犯了难,听说沈文回首隶,特意赶来请教。
“沈小哥,俺们的渠在坡上,怕雨季冲坏,标准里说‘铺芦苇帘+砌石牙’,这石牙咋砌才管用?”
沈文让马停下,从行囊里掏出纸笔,画了个简易图:“石牙就砌在渠壁外侧,每隔三尺砌一块,突出半尺,像牙齿一样卡住坡土;芦苇帘铺在石牙下面,挡住细沙,这样雨水冲下来,先撞石牙,再被芦苇帘拦沙,渠壁就安全了。”
村民们立刻照着画的图比划,连声道谢:“这下俺们心里有底了!
等您回首隶,俺们还想派人造访,学学您那边的落地法子!”
赶了三天路,终于看到首隶县村口的老槐树。
远远就见树下挤满了人,老陈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,手里举着巡查账;李西扛着刚砌完灌溉口剩下的铁锹,肩上还搭着块擦汗的粗布;王小二牵着小豆子,手里捧着个用新麦面蒸的馒头,热气腾腾的。
“沈小哥!
你可回来了!”
老陈率先迎上来,把巡查账递到他手里,“你走的这阵子,俺们按标准清了蓄水池淤泥,晒干的肥撒在麦田里,麦穗比去年沉半成;李西把东河村灌溉口砌得只剩最后一层石了,就等你回来试水!”
沈文翻开账册,每一页都记着“辰时测蓄水池水位:八尺”
“申时查支渠裂缝:无”
,末尾还盖着老陈的小印章,心里暖得发烫。
小豆子跑过来,把热馒头塞进他手里:“沈小哥,俺娘蒸的新麦馒头,你快吃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