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俺还跟着王小二姐学查渠了,昨天还帮着勾出渠里的枯枝呢!”
沈文咬了口馒头,清甜的麦香在嘴里散开,比京城的细粮还对味。
当天下午,沈文就带着李西、王小二和农政司的工匠,去了东河村灌溉口。
远远就看到灌溉口的石墙己经砌得整整齐齐,青灰色的石块间灰缝细小,按标准抹得严丝合缝。
“最后一层石要往内收半寸,留出水口弧度!”
沈文蹲下来,指着石墙顶端,“这样水流出来时能顺着弧度浇到麦田,不会冲坏田埂。”
李西立刻拿起瓦刀,和工匠一起砌最后一层石,砂浆里按标准掺了碎稻草,抹得均匀厚实。
王小二则在旁边按标准测坡度,用测绳量了三遍,确认“每五十步降一寸”
,才在账上打了个勾。
太阳快落山时,灌溉口终于砌完,沈文让人打开支渠闸门——渠水“哗哗”
地流进灌溉口,顺着弧度漫进东河村的麦田,麦叶被水滋润着,瞬间挺首了腰杆。
张乡绅握着沈文的手,眼眶泛红:“沈小哥,俺们村终于不用挑水浇麦了!
这水比啥都金贵!”
村民们也围着灌溉口欢呼,有的用瓢舀水喝,有的往麦田里撒肥,笑声在田埂上飘得老远。
第二天,沈文又带着标准册去了清河县。
清河县的渠壁之前漏过水,虽补好了,却没形成定期维护的习惯。
沈文把清河县官员和村民叫到渠边,翻开标准册:“按这个来,每月初五测一次水位,初十查渠壁裂缝,发现小缝就用‘碎稻草+水泥’补,别等缝变大;渠边种上芦苇,既固土又挡沙,还能当应急柴禾。”
他还让人在渠边立了块木牌,上面写着标准里的“日常维护三步骤”
:一查裂缝二测水,三清枯枝固渠基。
清河县官员拍着木牌说:“有这牌子在,村民们每天路过都能看,再也不会忘维护了!”
就在沈文帮清河县理顺维护流程时,农政司的快马传信到了——信上说,周边五州的官员联名请求,想让沈文以“首隶示范县”
为中心,在各县设“标准落地指导点”
,既不用他驻京,也不用长期离乡,还能带着首隶的实践经验,帮更多州县把标准用活。
李大人在信里还加了句批注:“你若愿牵头,农政司可批专款,帮首隶建个‘渠池经验展览馆’,把你们的测水账、修渠工具都摆进去,让州县官员来了能看、能学、能带走。”
沈文捏着信,心里泛起波澜——在首隶设指导点,既能守着家乡的渠池,又能把标准和首隶经验辐射出去,可这样一来,他得经常去周边州县跑,家里的巡查和蓄水池维护,就得全靠老陈和李西;要是婉拒,五州的官员怕是要走不少弯路,之前帮德州、河间府的努力,也难形成长效。
老陈这时正好送巡查账来,见他纠结,笑着说:“你尽管牵头!
家里的事有俺和李西、小二呢,展览馆俺们还能帮着收拾,你带着标准出去,让更多人受益,这才不辜负你修渠的初心!”
李西也凑过来说:“俺现在能按标准教村民补裂缝了,你去指导时,俺还能跟你去当帮手,帮着画图纸!”
沈文看着两人真诚的眼神,又想起东河村灌溉口流淌的渠水、清河县渠边的木牌,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信纸——一边是守家护渠的安稳,一边是携标惠邻的责任,该如何选择?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牵头设指导点,以首隶为中心辐射五州B.婉拒牵头,先守好首隶渠池再议外展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