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沈文一边示范编石笼,一边教山东工匠,“铁丝要选粗的,不然容易被流沙磨断;石块要大小搭配,填得严实,别留空隙。”
山东的工匠学得很快,没两天就能独立铺柴捆、砌石笼。
有个叫赵二的年轻工匠,之前总把柴捆捆松,经过沈文指导,后来捆的柴捆结实得很,他摸着后脑勺笑着说:“沈小哥,您这法子太实用了,俺以后修渠,再也不怕流沙地了!”
沈文拍着他的肩:“手艺学会了,要教给更多人,让山东的渠都能顺利通水。”
第七天傍晚,最后一段流沙地处理完毕,渠水顺着蜿蜒的渠沟,一路流进万亩麦田。
沈文站在渠边,看着村民们忙着引水浇地,麦叶在渠水的滋润下渐渐舒展,心里终于松了口气。
就在这时,快马传来王小二的信——信纸上画着个咧嘴笑的麦秆蚂蚱,旁边是歪歪扭扭的字迹:“沈小哥,定州县淤泥清完了,撒在麦田里当肥料;赵州没吵架,分水员每天对账;小豆子每天都去展览馆看您的测水绳,问您啥时候回来吃新麦馒头。”
沈文把信贴在胸口,眼眶
iconicon-uniE0D3"
>
iconicon-uniE0D2"
>,立刻提笔写回信,详细叮嘱王小二:“让老陈多歇着,别总往渠边跑;告诉小豆子,等俺回去,一定陪他吃新麦馒头;展览馆的麦秆模型要是坏了,让他再编一个,俺回来要看。”
可没等沈文起身回首隶,山东巡抚就带着六个县令匆匆赶来,手里捧着份写满字的“跨省水利互助书”
。
巡抚把互助书递到沈文手里,恳切地说:“沈小哥,您帮俺们解决了流沙地的大难题,俺们六县商量着,想跟首隶建‘跨省水利互助组’——山东出石料、石灰,首隶出工匠、技术,一起帮周边缺水的县修渠;俺们还想请您牵头,每月在山东开一次‘水利课’,教俺们的村民测坡度、补裂缝、清淤泥,您看行吗?”
沈文翻开互助书,上面密密麻麻签着六个县令的名字,还有村民代表的红手印。
他心里犯了难——答应牵头,能让首隶和山东的水利连起来,帮更多农户解决浇水难题;可这样一来,他得每月来山东主持水利课,协调两省的工匠和材料,首隶的指导点、展览馆,还有和小豆子约定的“新麦馒头宴”
,都得往后推。
随行的农政司工匠看出他的犹豫,劝道:“您要是放心,俺们可以留在山东,帮着教工匠、开水利课,您每月来一次就行;首隶那边有老陈和李西盯着,肯定没问题。”
可沈文又怕互助组刚起步,两省的用料习惯、施工方法不同,比如山东工匠喜欢用纯水泥,首隶常用掺碎稻草的水泥,万一协调不好,反而会耽误修渠;而且水利课需要系统的教材,他不在,怕讲得不全面。
正纠结时,首隶的快马又到了——老陈在信里说,农政司派来的巡查官看完首隶的指导点和展览馆后,赞不绝口,决定让首隶牵头成立“北方水利联盟”
,整合首隶、山东、河间府、顺德府等五省的水利经验,下个月月初举行联盟成立仪式,让沈文务必回去主持。
沈文捏着两封信,心里像压了块石头——山东的互助组刚起步,缺人统筹;首隶的北方水利联盟事关五省大局,不能缺席。
他抬头望向山东金黄的麦田,村民们还在忙着浇地,笑声顺着风飘过来;又想起首隶村口的老槐树、展览馆里的旧测水绳、小豆子期盼的眼神,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信纸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留山东牵头互助组,派工匠回首隶助联盟B.回首隶主持联盟,委托山东官员推进互助组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