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三是“储粮法推广”
,不用额外花钱雇人,就从粮营抽些老兵,每省派十个,去各地教百姓护粮——比如怎么用艾草驱鼠(把晒干的艾草捆成把,塞在粮囤缝隙里),怎么看粮囤发热(手摸粮囤外层,比体温热就赶紧通风),还附了张《储粮故障排查表》,画着粮囤发霉、生虫的样子,百姓一看就懂。
“你这方案,要耗多少银子?”
康熙翻到最后一页,抬头问——朝廷近年用兵,国库不算充盈,最忌空有方案却没钱推行,落得个“纸上谈兵”
的笑话。
沈策早把账算得明明白白:“回皇上,建粮库的银子,可从漕运节余里出。
去年西北漕运损耗降了两成,就节余了三万两千两,够建三个粮库;今年要是推行分段押运,损耗还能降,节余的银子更多。
储粮法推广不用花钱,让各地驿站帮忙把排查表印出来,分发给百姓;老兵去教的时候,地方官给安排个住处、管顿饭就行,不用额外发钱——那些老兵都是从粮营出来的,知道粮食金贵,乐意去教。”
“边境不安定,要是粮库被蒙古部落或者沙俄的人袭扰怎么办?”
兵部尚书追问,他常年管军务,最担心的就是粮道安全,“总不能每个粮库都派几百兵守着吧?”
“臣早有考虑。”
沈策答得干脆,“粮库选在城郭附近,比如西安的粮库就建在西门外,离守军的兵营不到三里,粮库的人跟兵营约好,每天卯时、酉时各通一次信,信断了就知道出事了。
每月初一,粮库的人还跟兵营的兵一起演练护粮,比如怎么堵粮库门、怎么用短弩防冲进来的人。
运粮队也配了短弩和火铳,每船带五把,遇到小股袭扰能自保,遇着大股的就放信号弹,附近的巡检司和兵营见了信号,半个时辰就能赶到。”
康熙把方案放在龙案上,手指在“常平仓”
那一页敲了敲,突然笑了:“好一个‘实打实干’!
不像有些大臣,奏疏写得花里胡哨,满篇‘宏图大略’,一问怎么落地、要花多少钱、怕什么风险,就哑火了。
沈策,朕看你是个懂粮务、肯实干的,就命你为西北粮政专员,从下个月起,先在陕西、甘肃两省推行这三策。
若是成了,朕再把你调回京城,把这法子推广到全国;若是不成,你也别回来见朕了。”
沈策心里一热,再次跪地叩首:“臣沈策,定不辱使命!
定让陕西、甘肃的百姓有粮囤,士兵有粮吃!”
“起来吧。”
康熙又道,“还有件事,你得留意。
沙俄最近在边境囤积粮食,还派人乔装成商人,打探咱们的粮道和粮库位置,没安好心。
你推行粮政时,顺带盯着边境的粮情,别让他们断了咱们的军需——粮安,才能国安。”
“臣遵旨!”
出了太和殿,晨雾己经散了,阳光洒在午门的石阶上,暖得人心里发颤。
沈策摸着怀中的方案,还觉得心跳没平复——从一个被贬到粮营的小兵,到能主持西北粮政的专员,靠的不是运气,是一囤粮、一船货、一次次跟粮商、劫道的硬碰硬攒下的实绩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