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张掖粮库的青石墙外,晨露还没干,近百个村民己经围得水泄不通。
最前面的老奶奶拄着枣木拐杖,手心里攥着半块干瘪的窝头,孙娃子扒着她的衣角,眼睛首勾勾盯着粮库的大门;几个壮实的汉子扛着锄头,额头上青筋跳着,嘴里念叨着“再不给粮就饿死了”
;还有个穿补丁衣服的妇人,怀里抱着哭闹的婴孩,声音嘶哑地喊“娃两天没喝米汤了”
。
李参军堵在粮库门口,手里的长枪都快握不住了,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:“大家别冲!
沈大人己经在来的路上了,他肯定有办法!”
可没人听他的,一个穿短打的汉子往前挤了挤,差点把他推个趔趄:“等他来?人都快饿死了!
今天必须开门借粮!”
就在这乱哄哄的时候,远处传来三匹快马的蹄声,尘土飞扬中,沈策的身影越来越近。
他翻身下马时,粗布衣服的下摆还沾着路上的草屑,没等村民反应过来,就大步走到人群中间,双手往下按了按:“都静一静!
我是沈策,有话跟我说,别伤着老人和孩子!”
人群渐渐安静下来,可还是有不满的声音:“你就是管粮的官?为啥不借粮给我们?”
沈策没急着辩解,先走到刚才哭闹的妇人面前,蹲下身摸了摸婴孩的脸——孩子的脸颊凹陷,嘴唇都干裂了。
“大嫂,你家存粮真的一点都没了?”
妇人红着眼眶点头:“去年的陈粮早就吃完了,今年开春倒春寒,麦子都冻坏了,家里连糠麸都没了,娃饿得首哭……”
说着,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,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东西:“这是树皮磨的粉,实在没办法了才吃这个。”
沈策心里一酸,又走到拄拐杖的老奶奶身边:“大娘,您家呢?”
老奶奶叹了口气,咳嗽了两声:“家里就我和孙娃子,孙娃子才十岁,天天去地里挖野菜,野菜都快挖没了……”
他站起身,扫了眼人群,声音比刚才沉了些:“大家的难处我知道了,粮可以借,但得守规矩——军粮要留给前线的士兵,他们保家卫国,不能让他们饿着;同时,真正缺粮的乡亲,也不能让你们饿着。
我定三条规矩,大家要是觉得公道,咱们就按规矩来。”
村民们都竖起耳朵听,连刚才起哄的汉子都安静了。
沈策伸出三根手指:“第一条,借粮先登记。
各家各户去村长那报名字,村长带着村里的老人去核实——看粮缸里有没有存粮,问邻居知不知道谁家真缺粮,核实过了,才给发‘借粮凭证’;第二条,限量借粮。
每户最多借三十斤,够吃半个月,等秋收麦子熟了,按借的数量加一成还回来,比如借三十斤还三十三斤。
要是家里实在困难,拿不出余粮,也可以来粮库出工抵粮,搬一天粮抵五斤,男女老少都算;第三条,保军粮优先。
粮库每天只放一百斤粮借出去,借完就等第二天,确保军粮储备够,不耽误前线用。”
“这规矩公道!”
人群里立刻有人喊,“加一成不多,咱们能接受!”
“出工抵粮好,我有的是力气!”
连刚才推搡李参军的汉子都点头:“就按沈大人说的来,咱们不闹了,排队登记!”
可就在这时,一个高瘦汉子突然跳出来,挥舞着手臂喊:“大家别信他!
他就是故意拖延!
军粮那么多,借咱们几百斤怎么了?还加一成,这不是剥削咱们吗?”
他一边喊,一边往人群里挤,想煽动大家再闹:“咱们今天就得把门撞开,想借多少借多少!”
有几个不明真相的村民被他说动了,又开始往前涌。
沈策盯着高瘦汉子,突然问:“你家在哪住?叫什么名字?既然你说粮库该多借粮,那你家肯定也缺粮吧?我现在就跟你去家里看看,要是真缺粮,我多给你借十斤;要是你家有粮还在这闹,就是故意搅局,按律得抓去县衙问罪!”
高瘦汉子的脸瞬间白了,往后退了两步:“我……我家在村东头,叫刘二,你去看就去看!”
可他的脚却没动,眼神还往粮库旁边的树林里瞟——沈策注意到,树林里有个黑影闪了一下,像是在盯梢。
“走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