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户部衙署的窗棂透着晨晖,案几上摊开的各省粮政台账摞得半尺高——山东的台账里夹着晒干的蛀心虫标本,江南的台账边缘沾着漕道的泥水,首隶的台账上还留着百姓按的红手印。
沈策指尖划过首隶台账“河间粮官未补登存粮凭证”
的批注,又翻到山西台账“蝗后储粮受潮”
的记录,眉头渐渐拧紧:条例若不贴合各地实际,再好的条文也会成空壳,百姓盼的是能落地的规矩,不是纸上的字。
“皇上,臣请先去首晋督查。”
沈策抬头时,康熙正捏着山西的台账,指腹在“麦粒受潮”
上反复
iconicon-uniE06C"
>
iconicon-uniE0F9"
>,“首晋两省的执行漏洞若不堵,条例订了也难推行。
十日之内,臣定查清问题,带回一线意见,再定稿不迟。”
康熙放下台账,目光扫过殿内等候的各省粮官:“准!
你带小李、李参军分路去,户部主事暂管草案整理,各省粮官也把本地的难处记下来,等沈策回来一起议。”
沈策当即分了工:小李熟首隶赈灾流程,带三名亲兵赴河间、保定,重点查粮商清退与存粮凭证更换;自己与李参军赴山西,核查蝗后储粮与防虫措施落实,两队每日飞鸽传信,互通进展。
赴首隶的路上,小李攥着河间百姓的投诉信,声音发沉:“大人,保定的马六虽斩了,粮也充了赈,可河间的张七清囤后,粮官赵才私收了他五十两银子,二十户百姓的旧存粮凭证拖了半个月没换,有户王大娘,存的粮是给生病的孙子熬粥的,现在取不出,只能天天来粮库哭。”
沈策勒住马,从包袱里掏出新印制的凭证样本:“到了河间,先找王大娘他们,现场换凭证,再查赵才的账。
新法不能让百姓寒了心。”
抵达河间粮库时,日头刚过正午。
粮库外的老槐树下,二十多个百姓围着赵才,手里的旧凭证边缘磨得发白,王大娘怀里抱着病弱的孙子,正抹着眼泪:“赵大人,俺家娃咳嗽得厉害,就等着存的粮磨粉熬粥,您再不给换,娃就撑不住了!”
赵才穿着崭新的官服,手里把玩着玉佩,不耐烦地挥手:“说了凭证要统一汇总到省府,没那么快!
再等几天!”
话音刚落,就见沈策走来,他脸色骤变,赶紧把玉佩揣进怀里,堆起笑:“沈大人,您怎么来了?”
沈策没理他,先接过王大娘的旧凭证——上面的“河间官仓”
红印清晰,存粮数量写着“三十斤麦”
。
他又让人拿来粮库的新台账,翻遍了河间的存粮记录,果然没有王大娘的名字。
“赵才,张七的五十两银子,你收得安心吗?”
沈策的声音冷得像冰,“新法规定,旧凭证需一月内更换完毕,你拖延半月,还私收银两,按律当革职查办,押入大牢!”
赵才“扑通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