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保定、河间的三个粮库都塌了,埋了两万石粮;运河里冻了十五艘粮船,船身被冰裹住,根本动不了;百姓们没粮没柴,有的甚至想往南方逃荒!”
沈策跟着赵大人走到粮库遗址——原本整齐的粮囤变成了一堆断梁,积雪下露出半截粮袋,有的麦粒己经结冰。
他蹲下身,用手扒开积雪,麦粒冻得像小石子,根本没法吃。
“先清理粮库,再疏运河,最后设赈灾点。”
沈策当即决定,“赵大人,你让人找五十个工匠,带木材和麻绳来,先把塌掉的粮库架子拆了,能救多少粮就救多少;再发动百姓捐柴,咱们在运河边烧炭火融冰;我让人去周边州县调应急粮,先在破庙、驿站设临时赈灾点,给百姓发粮发柴。”
工匠和百姓很快就到了,大家顶着雪清理粮库——有的用锯子锯断断梁,有的用筐子装没冻坏的麦粒,有的用铲子铲积雪。
一个老工匠冻得手都肿了,还在坚持锯木头:“沈大人,俺们多干点,百姓就能早一天有粮吃!”
沈策也加入进来,帮着抬木头,棉袄很快就被雪打湿,却一点也不觉得冷。
运河边的融冰更费力——百姓们把柴堆在冰面上,点燃后,炭火的热气慢慢融化冰层,亲兵们用铁钎凿冰,每凿开一块,就用绳子把冰拉到岸边。
漕帮的胡二听说北方运河冻了,也带着五艘快船赶来,船上还装着融冰用的盐:“沈大人,俺们漕帮懂水情,撒盐能让冰化得更快!”
沈策大喜,让人把盐撒在冰层上,果然,冰化得快了不少,两天后,十五艘粮船终于破冰而出,缓缓驶向保定。
赈灾点也很快设了起来——破庙里搭起了暖棚,里面生着炭火,伙夫们煮着热粥,粥里加了麦粒和红薯,热气腾腾的。
百姓们排着队领粮领柴,老汉捧着热粥,眼泪掉在碗里:“大人,这粥真暖,俺们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!”
沈策笑着说:“以后会越来越好的,粮库修好了,粮船通了,大家就能安稳过日子了。”
接下来的五天,沈策没歇过一天:每天清晨去粮库看修复进度,工匠们用硬松木重新搭建粮库,梁木接口处用铁箍固定,还在屋顶加了防滑的草席,防止积雪压塌;中午去运河边查看粮船通行,胡二带着漕帮兄弟护送粮船,没再出现冻住的情况;傍晚去赈灾点核对台账,确保没人克扣粮柴,还让人给老人和孩子多发一斤粮。
保定的局面刚稳住,河间的粮库也修复完毕,粮船陆续把粮运到各个州县。
沈策正想写奏折汇报北方赈灾情况,亲兵捧着一封急信跑进来,信皮上写着“西北李将军急报”
:“大人!
蒙古兵借雪灾想袭甘肃粮库,他们知道北方雪大,您可能没法及时支援,己经在边境聚集了西百多人,还带了雪橇,行动很快!”
沈策捏着信,心里犯了难——去西北,能帮李将军守住粮库,防止蒙古兵抢粮,毕竟甘肃粮库是西北的粮储根基;可北方的雪还没停,保定的粮库刚修好,河间还有部分百姓没领到粮,若没人盯,赈灾可能出纰漏,而且胡二的漕帮快船还需要人协调,确保粮船能顺利运到其他州县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立刻赴西北助守粮库,派赵巡抚留北方盯赈灾B.留北方盯赈灾收尾,派胡二带漕帮兄弟赴西北支援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