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他当即调整治蝗方案,让百姓按新法子来:
1.设监测点,实时报信:每个村选一个细心的农妇当“监测员”
,手里拿个小本子,每两时辰查一次自家麦田,发现蝗蝻就摇铜铃,邻村听见铃响就来支援;监测员每天傍晚还要去老陈那报数,记清蝗蝻数量和扩散方向。
2.叶粉加石灰,增强驱蝗:把河南带来的苦楝叶粉和本地的石灰按2:1混合,石灰能让蝗蝻脱水,比单纯的叶粉管用;让壮丁用竹竿绑布团,蘸着混合粉在麦田里扫,麦秆、麦穗都要扫到,连田埂上的野草也别漏。
3.互助防扩散,邻村联动:把东部三个村分成一组,西坡村的蝗蝻多,就调北沟村、南洼村的百姓去帮忙,今天帮西坡,明天帮北沟,轮着来;每组还配一把大锤,发现蝗蝻聚在一块,就用锤砸土,把虫卵震出来,再撒粉。
方案定了,百姓们立刻动起来。
农妇们拿着小本子,在麦田里来回走,铜铃声时不时响起;壮丁们扛着竹竿,蘸着混合粉扫麦秆,粉落在麦叶上,白花花的一层;王大爷带着几个老汉,拿着大锤在田埂上砸土,“咚咚”
的锤声在麦田里回荡。
阿福也从江南赶来了——他听说山西闹蝗灾,缠着张老汉,坐漕帮的船过来的,手里还提着一袋槐叶:“沈大人!
俺也能帮忙,俺会挑虫卵!”
沈策笑着点头,教他怎么分辨蝗卵(卵是黄色的,藏在麦根的土里),阿福学得快,没一会儿就挑出了十几颗卵,小心翼翼地装进小瓷瓶。
可治到第三天,混合粉又不够了——河南的叶粉还在路上,本地的石灰也快用完了。
沈策正着急,西坡村的农妇李大婶跑来说:“大人!
俺们村的椿树叶也有苦味,能不能掺着用?”
沈策赶紧摘了片椿树叶,揉碎了闻——确实有冲鼻的苦味,当即让人组织百姓摘椿树叶,切碎了和剩下的叶粉、石灰混合,没想到效果更好,蝗蝻碰到就往回爬。
第五天清晨,监测员们来报:三个村的蝗蝻基本被控制住,没再往邻村扩散,麦秆上的混合粉还留着,偶尔有几只漏网的,也被孩子们追着打死了。
老陈捧着刚摘下的麦穗,笑着说:“大人,这麦穗灌浆了,只要不闹蝗,今年能有好收成!”
沈策刚松口气,准备写奏折报平安,亲兵捧着两封急信跑进来——一封是江南胡二寄的,说“胥溪漕道遭夏涝,堤坝冲垮二十丈,粮船滞港,百姓断粮三天”
;另一封是康熙的,写着“粮政方案己议完,需你回京定稿,江南灾情也盼你处置,速回”
。
沈策捏着两封急信,心里犯了难——去江南,能修漕道救百姓,不让粮船再滞港;回京城,能定粮政方案,让全国的粮种、粮库有章可循;可山西的蝗蝻刚控住,还需留两天复查,监测员也没完全熟练,若现在走,怕有反复。
他走到麦田边,看着百姓们收拾农具,阿福正帮李大婶把剩余的混合粉装袋,王大爷则在田埂上插新的监测标记。
江南的漕道急,京城的粮政要定,山西的复查也不能少——哪一边,都耽误不起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先赴江南修漕道救粮荒,再回京定粮政,最后返山西复查B.先回京定粮政方案,再赴江南修漕道,最后返山西复查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