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江南胥溪漕道的晨光刚漫过船舷,第一艘试航的粮船缓缓驶过新补的堤坝,船板划过水面,泛起细碎的涟漪。
胡二拄着拐杖站在岸边,左臂的绷带换了新的,正指挥漕帮兄弟往堤坝上压沙袋,每袋沙袋都用麻绳捆得紧实,压在油布边缘,防止大风刮开。
阿福蹲在旁边,小手攥着钉子,踮着脚递给胡二:“胡二哥,钉子够不够?俺再去拿!”
沈策捏着康熙的急信,指尖在“德州粮库漏水、麦粒发霉”
的字句上反复
iconicon-uniE06C"
>
iconicon-uniE0F9"
>——信纸边缘还带着江南的潮气,可山东百姓的困境己刻在字里行间。
他走到胡二身边,把漕道加固细则递过去,红笔在“试航”
“赈灾点”
“油布加固”
三处画了圈:“一是每艘修补的粮船都要试航,从胥溪到苏州往返一次,船底漏了就用李参军带来的桐油木板补,别让粮在半路漏了;二是苏州赈灾点留五日,等德州的粮运过来再撤,周阿婆熟悉百姓,让她帮忙登记,别让粮官克扣;三是堤坝的油布压三层沙袋,每天派两个人查,下雨前再盖一层,别让雨水冲垮石笼。”
胡二接过细则,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漕帮兄弟连夜编的竹篮:“大人,这竹篮轻便,装干粮正好;阿福娃跟着您去山东,俺放心,就是您得替俺多照看他。”
正说着,周阿婆提着个食盒走来,里面装着刚烙的玉米饼,还冒着热气:“沈大人,这饼加了黄豆面,抗饿;阿福娃,跟大人去山东要听话,别乱跑,饿了就吃饼,冷了就揣怀里暖着。”
阿福接过食盒,抱着周阿婆的腿蹭了蹭:“周阿婆,俺会帮沈大人搬粮,回来给您带山东的红枣!”
沈策望着周阿婆的背影,心里暖烘烘的,可德州的急信催得紧,没再多耽搁,翻身上马,让阿福坐在马前,怀里抱着食盒和竹篮。
快马走了两天,途经江苏徐州时,雨又下了起来,粮库的方向飘来淡淡的麦香——粮官正带着人给粮囤盖油布,见沈策来,赶紧撑着油纸伞迎上来,手里捧着一份粮情台账:“大人,徐州粮库的屋顶刚检修过,没漏水;俺们还备了五十担干柴、三十块竹席,都是烘干麦粒用的,德州若需要,俺们半天就能送过去!”
沈策接过台账,上面清晰记着干柴的数量、竹席的规格,还有烘干麦粒的注意事项——“小火慢烘,每时辰翻一次,避免烤焦”
。
他笑着点头:“多谢了,若真需要,我让亲兵快马传信。”
粮官又塞给阿福一袋炒花生:“娃,路上饿了吃,这花生香得很!”
阿福接过花生,小声道谢,又把花生分给沈策和亲兵。
快马再赶一天,终于进了山东德州地界。
远远就看见逃荒的百姓,有的背着破麻袋,麻袋里装着仅存的干粮;有的抱着装麦粒的布包,布包被雨水打湿,麦粒顺着缝隙漏出来,落在泥泞的路上;还有的老人拄着拐杖,走一步歇一步,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。
“大人,俺们从德州粮库来,粮库屋顶塌了,麦粒泡在水里,都发绿霉了,俺们抢了点没发霉的,想往南方逃……”
一个老汉拉住马缰绳,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沾着泥,手里的麦粒一捏就碎,霉味顺着风飘过来。
沈策翻身下马,从食盒里拿出玉米饼递给老汉:“大叔,别逃了,我就是来修粮库的,跟着我回德州,有粮吃。”
阿福也从怀里掏出炒花生,分给旁边的孩子:“小弟弟,吃花生,沈大人会修好粮库的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