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德州粮库的麦粒刚入囤,苦楝叶粉的淡苦味还飘在粮库上空,沈策捏着西北急信,指尖在“蒙古兵袭粮库、抢五千石粮”
的字句上反复用力——甘肃粮库是西北边防的命脉,若被蒙古兵再袭,边境士兵和百姓都要断粮。
他转头看向孙大人,对方正带着老陈清点粮囤,阿福蹲在旁边,帮着把散落的麦粒装进麻袋,小手上沾着叶粉。
“山东的事就拜托您二位。”
沈策把粮库收尾细则递过去,红笔标清重点,“一是麦粒入囤要按‘三层麦粒一层叶粉’铺,每层麦粒压实,防止受潮;二是临时粮点再留三日,等最后一批百姓领完粮再撤,给老人孩子多留一斤粮;三是粮库的屋顶每月查一次,梁木若有虫蛀,立刻换松木。”
孙大人接过细则,又递上一袋炒黄豆:“大人,西北冷,这黄豆抗饿,您带上;阿福娃就留在山东,俺帮您照看,等您回来。”
阿福听见要留下,眼圈瞬间红了,拉着沈策的衣角:“沈大人,俺想跟您去西北,俺能帮您递工具、挑虫卵!”
沈策蹲下身,摸了摸他的头:“阿福乖,你留在山东帮孙大人登记,等我平定蒙古兵,就回来接你,带你去吃山西红枣。”
阿福用力点头,擦了擦眼泪,把怀里的布包递给沈策:“这是周阿婆给您的玉米饼,您路上吃。”
老陈也凑过来,把一把弯刀塞进沈策手里:“这刀是俺在西北戍边时用的,锋利得很,您带路上防身;俺留在山东帮孙大人盯粮库,您放心去西北!”
沈策接过弯刀,翻身上马,带着两名亲兵往西北赶。
快马走了西天,途经河南许昌时,春桃正带着农妇在粮库外晒苦楝叶,李参军则在旁边打包早熟麦种。
“沈大人!
您这是往哪去?”
春桃见沈策来,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筐,手里还沾着叶粉,“俺们刚晒了二十担苦楝叶粉,您带西北去,防粮生虫;李参军还准备了五十斤御寒的草药,您带上,西北冷,别冻着。”
李参军也扛着一袋麦种跑过来:“这是新培育的抗寒麦种,若西北的粮田被蒙古兵毁了,能补种;俺还写了种植口诀,您带上,教百姓怎么种。”
沈策接过粉袋和麦种,春桃又往他怀里塞了个布包:“这里是治外伤的草药,您在西北打仗若受伤,能用上。”
沈策没多耽搁,只喝了碗绿豆汤,就继续赶路。
进甘肃地界时,风里裹着沙尘,路边的草叶都枯黄了,远处的戈壁滩上,偶尔能看见逃荒的百姓,有的背着破包袱,有的牵着瘦马,脸上满是疲惫。
“大人,蒙古兵把甘肃粮库的粮抢了,俺们只能往南方逃,不然要饿死了……”
一个老汉拉住马缰绳,声音沙哑。
沈策赶紧掏出麦饼递给老汉,又问清蒙古兵藏在东边的野狼谷,才策马往甘肃粮库赶。
赶到甘肃粮库时,日头己偏西。
李将军正带着护粮队加固粮库围墙,墙上插着弓箭,粮库门口堆着沙袋,士兵们的盔甲上沾着沙尘,脸上满是凝重。
“沈大人,您可来了!
蒙古兵首领巴图带三百多人,趁秋汛突破边境防线,抢了五千石粮,藏在野狼谷,昨天还来粮库挑衅,放话说要踏平粮库!”
李将军迎上来,手里握着一把断箭,箭头还沾着血。
沈策跟着李将军绕粮库走了一圈,见粮库的东、南两侧是戈壁,西、北两侧是河流,蒙古兵的马蹄印在戈壁上清晰可见,印痕很深,显然来了不少人。
“蒙古兵熟戈壁地形,硬拼不行,得用诱敌深入的法子。”
沈策蹲在马蹄印旁,对李将军说,“巴图贪婪,咱们用少量粮当诱饵,把他引到河流边,再用渔网拦他的马,让他进退两难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