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做客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zk01.net
省农政司的王大人上台讲话,强调“要找接地气、能落地的农技方法,真正帮百姓增产”
。
接着,各地的参会者轮流上台展示——先是一位来自江南的农官,拿出一把镶着铜边的犁,说“这犁用精铁打造,一天能耕十亩地”
,可台下有人问“多少钱一把”
,他说“要五十两银子”
,农户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五十两够买十亩地的粮种了;又有一位乡绅展示“西洋肥料”
,说“撒在田里,麦苗三天就能长高一截”
,可一听价格,要二两银子一袋,普通农户根本用不起。
轮到沈文上台时,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。
那个穿宝蓝色绸缎的乡绅甚至大声说:“王大人,要不别让他浪费时间了,一个佃农能懂什么?”
沈文没受影响,稳稳地走上台,先把两株麦苗放在桌上——左边那株是普通麦苗,株高不足两尺,叶子发黄,根部只有几根细须;右边那株是改良麦苗,株高二尺五,叶子浓绿发亮,根部密密麻麻的须根缠在一起。
“诸位,我叫沈文,是首隶某村的佃农。”
他的声音洪亮,清晰地传到台下每个角落,“我今天带来的农技方法,不用精铁农具,不用西洋肥料,靠的是咱们农户家里都有的东西——秸秆、草木灰、人畜粪便。”
他展开农技笔记,指着上面的记录:“去年我们村遭蝗灾,我用石灰灭蝗,保住了半亩麦苗;后来教村民堆肥,用秸秆、粪便、草木灰分层堆制,发酵半个月,施到田里,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,亩产比往年多了八十斤;还有草木灰拌种,我试过十几次,发芽率比普通种提高两成,还能防病虫害。”
他又拿起改良犁的图纸,指着上面的标注:“这是我们村张师傅按我的图纸做的改良犁,把犁头改成弧形,减少泥土阻力,犁杆缩短三寸,拉的时候不用弯腰。
普通犁一个人拉着费劲,这改良犁,妇女都能拉着走,一天能多耕两亩地,做一把只要五两银子,比精铁犁便宜十倍。”
说着,他把带来的小袋种子分给台下的人:“这是我选的改良麦种,成熟期比普通麦种提前十天,抗涝耐旱,大家可以回去试种。
要是种不好,随时去首隶找我,我免费教大家。”
台下顿时安静下来,之前质疑的人也拿起种子仔细看。
一位来自山东的农户代表站起来问:“沈小哥,我家那地是沙质土,保不住水,堆肥的时候要注意啥?”
“沙质土堆肥时多加点秸秆,切碎了铺在底层,能保水;施肥的时候离麦苗根部远一点,免得烧苗。”
沈文立刻回答,还补充道,“要是天旱,可以在田边挖小水沟,引井水灌溉,像我们村那样,就能保住苗。”
又有一位河南的农官问:“要是遇到连雨天,堆肥会不会烂掉?”
“不会!”
沈文笑着说,“堆肥时每层都盖一层薄土,最上面盖稻草,下雨的时候再搭个棚子,发酵好的肥黑黝黝的,一点都不会烂。
我们村去年下了半个月雨,堆肥也没出问题。”
台下的人越听越认真,之前那个穿宝蓝色绸缎的乡绅,也悄悄凑过来,想跟沈文要一份笔记。
交流会结束后,不少农官、农户都围上来,有的要笔记,有的邀请沈文去县里指导,还有的想跟他合作推广改良麦种。
王大人更是拉着沈文的手,满脸欣慰:“沈文,你这方法才是百姓需要的!
省里决定,把你的农技方法编成《首隶农技实操手册》,印几千本发往各地;还想请你当省农技推广员,每月有俸禄,专门指导各地农户种粮,你愿意吗?”
沈文激动得眼眶都红了,连忙点头:“我愿意!
只要能让更多百姓吃饱饭,我干什么都愿意!”
可就在他跟着王大人准备去农政司商量手册编写细节时,老周突然满头大汗地跑过来,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字条,声音发颤:“沈小哥,不好了!
村里捎来消息,周地主夜里带了两个人,把仓库里的两袋改良麦种偷走了,还留话说要去邻县卖高价,说‘这麦种能增产,卖多少都有人买’!”
沈文的心瞬间沉了下去——那两袋麦种是村里最好的品种,准备下个月在全县推广试种的。
周地主偷走卖高价事小,要是买种的农户种不好,或是麦种出了问题,不仅会坏了改良麦种的名声,还会让百姓对他的农技方法产生怀疑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
】A.立刻回村,追回被偷的麦种B.委托赵大人派人回村处理,继续留在省里推进推广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